元統元年進士錄 (元)不著撰人 王頲 點校
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84079.html
●目錄
元代史料叢刊編輯緣起
點校說明
元統元年進士錄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漢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漢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漢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附錄
宋元科舉三錄序
●元代史料叢刊編輯緣起
黃時鑑
做元史研究的同行們都有道樣的體會:如果把元代一些分散而又重要的史料匯集起來,加以整理出版,那一定能使大家感到許多方便。見存這些史料的書籍,目前在書店裏幾乎是買不到的,在一般的大學或研究單位的圖書館(室)裏也難以指望找全,更不能設想人各置於案頭。對於重要的史料,查閱如此不便。自然會影響研究的進展。從一九八○年元史研究會成立大會起,韓儒林先生、翁獨健先生提揭,同行們議論,都覺得這件事應當做了,這是一項元史研究的基本建設。
一九八四年春天,浙江古籍出版社向我徵求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見,我把上面的情況談了談,立即得到了他們的熱忱支持。這樣,我與一些同行們再三醞釀,便有了一個《元代史料叢刊》的編輯設想,擬將一些史料分輯整理出版。每一輯大體上構成一個整體,側重於史料的某個方面,編印若干冊,要求收入的史料有較高的研究使用價值。每輯各冊出齊後,再編一本這輯的綜合索引,以便讀者檢閱。
總的設想有了。但是各輯的編輯計劃還需要逐步落實。在多方磋商後,第一輯「政書類」分編八冊,書目已經擬定(見本書封底)。我以為這一輯,不僅對於元史的研究,而且對於中國政治史、法制史、職官史等專史的研究,會是有所裨益的。第二輯準備匯元代碑傳文字,編輯體例正在商議中。
我想這是一件好事,它是會得到史學界特別是元史學界的廣泛支持的。為了使這套叢刊編得更好一些,誠懇地希望專家和讀家們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四日寫於杭州
●點校說明
本冊收《廟學典禮》、《元婚禮貢舉考》和《元統元年進士錄》三種關於元代儒學和科舉的資料。
《廟學典禮》一書,不著撰人姓名。原書已佚,今傳世之《四庫全書》本係自《永樂大典》中摘錄而成,原序原目並已不存。此本分為六卷,依年次先後編排,輯載自元太宗九年(一二三七)至元成宗大德五年(一三○一)間官府頒行的有關儒學事宜公文計八十件。
有元一代的儒學,從元太祖十年(一二一五)在金故都燕京建立孔子廟起,迄元仁宗延祐二年(一三一五)恢復科舉,百年間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廟學典禮》一書所輯的資料,就年代跨度而言,占了這百年間的近三分之二。而由於該書所錄均係當時官方公文的原件,其資料的可靠性及珍貴程度自然也較其他相關史料為高。元代儒學的大事,諸如儒戶免差、戊戌科試、設隨路學校官、制定儒籍、歲貢儒人、學田錢糧分付,等等,皆能在本書中找到當時的公文原件。至於元代路、府、州縣學及書院的日常生活、禮儀規式,他書多不著錄,而在本書的一些公文中則詳加記述,提供了清晰具體的全貌。此外,從數量衆多的前令再申的文牘中,我們還能推測瞭解到元代儒學的流弊及其緣由。所有這些,都值得引起專治和關心中國教育史、文化史及元代史的學者和讀者的注意。
關於本書的點校,有下列兩點需要說明:本書中部分公文是在上下左右的官府間反覆呈、覆、咨、關中形成的,使用或不使用引號均會存在一些問題,現採取少用引號的方法,讀時需注意公文內容的前後關係。二、本書中的一些非漢語語詞,原已由四庫館臣妄行改寫,其中普通名詞的音譯,均按元代文獻中的常見寫法加註說明,並簡釋詞義,以便閱讀;其中大量人名及幾個地名,有的一見即可將元代文獻中常見的寫法復原,如呼圖克──忽都虎、庫德──闊端、蒙克──蒙哥、帕克巴──八思巴、和爾郭斯──和禮霍孫、鄂勒哲依──完澤、桑噶──桑哥、裕魯諾顏──月呂魯那演、特穆爾──帖木爾、布琳濟達──不鄰吉帶,等等,但亦有一些一時頗難考訂清楚,因而暫對這類專名的譯寫一概不加註釋。除點校外,增編一目錄附在前面,並在末尾附上《四庫全書》的提要。
《元婚禮貢舉考》,不著撰人姓名,但據文中《至元婚禮》和《皇慶開科》兩標題後的弁言,可知係元人輯錄元代文獻而成。所收資料之中,《至元婚禮》與《大德聘禮》見於《通制條格》卷三《戶令·婚姻禮制》;《至元聘禮》見於《元典章》卷一八、戶部卷之四《婚禮·嫁娶聘財體例》以及《通制條格》卷四《戶令·婚娶》(僅輯錄部分);《皇朝科舉詔》與《中書省續降條畫》見於《通制條格》卷五《學令·科舉》,《續降條畫》亦見於《元典章》卷三一、禮部卷之四《學校·儒學·科舉程式條目》。而其所收《中書省部定到鄉試程式》的家狀式、試程式,《會試程式》、《御試程式》以及《進士受恩例》,則是不見於其他元代公牘載籍的,具有特殊的史料價值。原作附有《文公婚禮》與《朱文公學校貢舉私議》,意在示明元代婚禮貢舉的淵源,亦值得注意。為存是作全豹,今取傳世的《古學叢刊》刻本,予以點校輯印。原文有整段刪節者,不予出校。原無目錄,今增編附在前面。
進士錄、登科錄之類文獻的史料價值在研究明清兩代中國社會及政治制度史方面十分顯著。但元代這類文獻存世的僅有兩種,即《元統元年進士錄》與《辛卯會試題名錄》。《元統元年進士錄》,不著撰人,分卷上、卷中、卷下,係於廷試放榜後當年即匯編成書。卷上為進士錄本文,因在每位進士之後錄有里貫、氏族或民族、戶計類別、治經名稱(限漢人南人)、表字、年齡、出生月日時、父系祖先三代名字、母姓氏、父母存歿情形、婚姻狀况、妻姓氏、鄉試地點名次、會試名次及初授官職,對於研究元代的科舉、官制、社會流動、各族通婚以及蒙古色目的漢化等都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今收入本書。卷中卷下原載登第制策十三篇,因脫字過多,不能卒讀,今姑刪略。
此錄久佚,明代與清初無人提及。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黃丕烈於蘇州購得元統元年原刻本。一九二三年,徐乃昌據黃氏原藏刻本影雕,收入《宋元科舉三錄》刊布。今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所藏鈔本,均出自黃氏藏本,與影雕本同出一源。此唯一流傳之本的卷上,脫訛亦多。一九八三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蕭啟慶教授在潜心研究六七年後發表了他對卷上的校注本,貢獻鉅大。(文載臺北《食貨》月刊第十三卷第一、二期)今據《宋元科舉三錄》刻本點校。凡蕭氏校勘性的注釋,已盡量參用;個別未取者,或因與本書體例不協,或慮其根據尚欠充分。凡□號均係原缺字。今加方括號的字,凡未出校者,均係原缺而由點校者據本錄行文體例增補。末尾附錢大昕題跋與徐乃昌《宋元科舉三錄序》,原均見於《宋元科舉三錄》刊本。
點校有誤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王 頲
一九八六年六月五日
●元統元年進士錄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漢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漢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漢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附錄
宋元科舉三錄序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
賜進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務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
貫真定路錄事司,侍衛軍(廣)[戶] 【 [一] 據文義改,參見下文明安達耳項下。】 ,蒙古□□那歹氏
字同初,年卅二,十二月廿九日。
曾祖□□,祖玉速歹兒,父玉速帖木兒。[母,□氏]。
永感下。娶蒙古[氏]。
鄉試大都第四名,會試第廿三名。
授集賢修撰。
二、余闕
貫廬州路錄事司,唐兀人氏。
字廷心,行四,年三十一,正月十一日。
曾祖銑節,祖銑節,父屑耳為。母尹氏。
慈侍下。兄闑、少剌八、供保,弟福。娶耶□氏 【 [二] 耶下疑脫卜字。宋濂《余左丞傳》云「其妻耶卜氏」,見《宋文憲公全集》卷四○。】 。
鄉試河南第二名,會試第二名。
授[淮]安路同知泗州事 【 [三] 元代泗州屬淮安路,見《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 。
三、壽同[海]涯 【 [四] 海,原文卷中有壽同海涯所著策文一篇,據補。】
貫紹興路,別失八里[畏]兀兒氏 【 [五] 宋褧《燕石集》卷九《送翰林應奉壽同海涯挈家覲省十首》原註云:「供奉字弘毅,至順四年(即元統元年)進士第二名,輝和爾人。」輝和爾即畏兀兒,係四庫館臣改字。今據補畏字。】 。
字弘毅,行二,[年]廿八,四月二十日。
曾祖□□;祖篤[善]彌實 【 [六] 善,據錢大昕《元史氏族表》(二十五史補編本)卷二頁五三補。】 ,太□□;[父]普顏,朝□□□;[母□氏,□□下]。兄仁同□□,舉鄉貢[進士]。[娶□氏]。
[鄉試江浙第□名],[會試]第卅六名。
授[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 [七] 此處據下文虎理翰及李祁名下例補。】 。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
賜進士出身授承事郎
一、虎理翰
貫奉元,弘吉解 【 [八] 解,疑係■〈碍,角代石〉之訛。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氏族》條蒙古七十二種中有甕吉歹,當即此弘吉■〈碍,角代石〉之異寫。蕭啟慶《校註》逕改解為剌。】 人氏。
字仲桓,行三,年廿八,三月初五日。
曾祖伯連迺,潞州達魯花赤;祖高住,鄜[州□□];[父]伯家奴,宣撫司同知。母康氏。貝慶下。兄伯忽,兩舉鄉貢。娶張氏。
鄉試大都第六名,[會試]第四十九名。
授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二、慕
貫大都路宛平縣,回回于闐人氏,見居杭州。
字仲倫,行二,年廿六,五月廿九日。
曾祖迷兒阿里,[大名]宣課提領 【 [九] 大名,據許有壬《至正集》卷五一《贈奉訓大夫漁陽縣男于□公碑銘》補。】 ;祖勘馬刺丁,奉訓大[夫]、[飛騎]漁陽縣勇 【 [一○]夫、飛騎,據同上補。】 ;父哈八石,乙卯進士,廉訪僉事。[母]溫氏,贈縣君;慈侍下。
娶[□氏];鄉試江浙第八名;會試第十六名。
授天臨路同知湘陰州事。
三、大吉心 【 [一一]大吉心,《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八八作大吉慈。】 :
貫山東軍戶,見居真定路,哈兒魯氏。
字有仁,行三,[年□□],二月廿八日酉時。
[曾]祖阿□□,□大郡□。祖□□,中奉大夫、郡公。[父□□,母□□氏],[永]感下。娶斡[□氏]。
[鄉試燕南第□□名] 【 [一二]鄉試地原缺。大吉心「見居真定」,所就當為燕南。參見蘇天爵《滋溪文稿》卷四《燕南鄉貢進士題名記》。】 ,[會試□□第□名]。
[授]霸州□□□□。
四、亦速歹
貫蒙古札只剌歹人,[見居]龍興路[錄事司]。
字鼎安 【 [一三]鼎安,《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三四作鼎實。】 ,行三,年□□,十[月□]日。
曾祖習剌□,密州達魯花赤。[祖]洛臺□,□戶。父恩知杰,母夏氏,嚴侍下。娶□氏。
鄉試江西第一名,會試第□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五、壄僊普化
貫右都威衛探馬赤軍戶,□□氏 【 [一四]氏族原缺,《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五九及《蒙兀兒史記》卷一五四《色目氏族表》皆補作唐兀氏,不知何所據。】 ,居德州。
字有恒,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
曾祖木念茲,祖驢兒,父黑□子,母叚氏、張氏。具慶下。
鄉試東平第二名,會試第四十四名。
授大名路滑州判官。
六、買住
貫廣平路,唐兀人氏,見居成安縣。
字從道,行一,年廿七,八月初□日。
曾祖業母,縣達魯花赤,祖唐兀歹,父□哈答兒,縣達魯花赤。母岳氏。具慶下。娶蒙古氏。
鄉試燕南第六名,會試第四十二名。
授保定路同知安州事。
七、敏安達爾
貫真定路靈壽縣,亦乞列思人氏。
字達夫,行二,年廿六,四月初一[日]。
曾祖抄合,縣達魯花赤。祖燕帖木兒,省宣使。父唐兀[歹] 【 [一五]歹,從《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一七增。】 ,[人]匠達魯花赤 【 [一六]人,從同上增。】 。母王氏。具慶下。娶[□氏]。
鄉試燕南第七名,會試第五名。
授河間路同知莫州事。
八、烏馬兒
本貫阿里馬里,回回人氏,大名路,[見居]襄陽。
字[希]說 【 [一七]希,據王沂《伊濱集》卷八《送烏希說編修之會稽降香》補。】 ,行二,年二十七,三月□日午時。
曾祖□阿散,速魯花;祖木八兒沙,忠翊校[尉];父阿思蘭沙。母李氏,慈侍下。娶未。
鄉試[河]南第四名 【 [一八]河字原缺。按烏馬兒見居襄陽,元代襄陽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其所就當為河南鄉試。今據補。】 ,會試第六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九、伯顏
貫成都路溫江縣籍,管蒙古軍戶,唐兀人氏。字魯卿,行二,年一十七,十二月初七日寅時。
曾祖剌真,祖禿弄歹,祖母唐兀氏,父赫閭,母女直人氏。具慶下。娶周氏。
鄉試四川第三名,會試第四十八名。
授成都路同知崇慶州事。
十、阿虎歹
貫大名路滑州內黃縣,左翊蒙古侍[衛軍戶] 【 [一九]據行文體例及《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補。】
字士傑,行四,年二十八,二月二十五日卯時。
曾祖也速歹,祖不速,父忙古歹。母孟氏,生母王氏。具慶下。娶王氏。
鄉試燕南第五名,會試[第]三十五名。
授益都路同知莒州事。
十一、穆占必立
貫大都鷹房總管府籍,回回人氏。
字永叔 【 [二○]永叔,《秘書監志》卷一○作永初。】 ,行一,年三十八,九月十五日。
曾祖沙的:祖忻都,奉議[大夫]。父揑古伯,登仕[郎]。母羅氏,慈侍下。
庚申湖廣第三名。癸亥第八名。鄉[試]□□第五[名],會試第□名。
授[秘書監校]書[郎] 【 [二一]秘書監校郎,據《秘書監志》卷一○補。】 。
十二、[完迮]□先 【 [二二]完迮,據下文兄之姓氏補。】 。
貫沔陽府景陵縣,忙兀台[氏]。
字進道,行三,年二十九,□月初八日卯時。
曾祖完迮。祖張撞忽,景陵主簿。父保,□事[郎] 【 [二三]《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一一補為承事郎。亦可能為徵事郎或從事郎。】 。母揑□□。具慶下。兄完迮溥化,□□□進士,完迮□木。鄉試中選。娶師氏。
癸亥[河]南第三名 【 [二四]河字原缺。按完迮□先貫沔陽府景陵縣,元代沔陽府屬河南江北行省,據補。】 ,陳州學正。鄉試河南第四名,會試[第]十一名。
授南陽府同知鄧州事。
十三、丑閭
貫昔寶赤身役,唐兀氏。
字時中,行二,年二十九,七月二十九日。
曾祖□,祖□,父伯顏察兒,母葛氏,永感下,娶[侯氏] 【 [二五]侯氏,據《元史》卷一九五《丑閭傳》補。】 。
鄉試己巳上都第一名,會試第三十二名。
授崇福司管勾。
十四、別羅沙。
貫西域別失八里人氏,居龍興。
字彥誠,行五,年二十六,二月初四日卯時。
曾祖木八刺,管領納失失戶計。祖別魯沙,管領織匠戶計。父苫思丁,兵部尚書致仕。母,回回人氏。永感下。兄默理契沙,甲子進士。娶答失蠻氏。
鄉試江西第六名,會試[第]廿二名。
授吉安路同知□州事。
十五、□合謨沙 【 [二六]□合謨沙,其第一字原殘剩「灬」,蕭啟慶疑為默字,全名當作默合謨沙,即Mahmud──shah的音譯。】
貫□□蠻氏,居常州錄事司。
字文顯,行三,年二十九,十一月二十一日。
曾祖義失的暇兒丁,祖□利赤。[父]不撒。母阿魯溫氏。具慶下。
[鄉試□]西第三,江浙[第]十三,會試第□[名]。
[授□□□□]。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賜同進士出身授將仕郎
一、朵列圖
貫曹州濟陰縣,乞失里臺人氏。
字希賢,行一,年廿七,十一月廿□日。
曾祖禿堅,敦武[校尉]。祖帖木兒,昭信[校尉]。父完者都。忠顯校尉。母亦乞烈真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東平第一名,會試第四十三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二、普達世理
貫別失八里,畏兀兒人氏,居岳州錄事[司]。
字原理,行三,年廿六,十一月廿一日。
曾祖勝全,祖忠勝都,父善秉仁。母畏兀氏,孟氏。重慶下。兄納失理,進士。娶未。
鄉試湖廣[第]三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常德路龍陽州判官。
三、丑閭
貫河南淮北[蒙]古軍戶 【 [二七]蒙,據行文體例及《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補。】 ,哈刺魯氏。
字益謙,行一,年□□□,九月十一日。
曾祖霍哲,贈南陽郡伯。祖阿□義。父喜生;母康里氏。慈侍下。娶欽察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名]。
授[保]定路遂州判官 【 [二八]保字原缺。元代遂州屬保定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 。
四、扎剌里丁
貫嘉興路崇德州,[□□人氏]。
字彥才,行二,[年□□□],八月初五日。
曾祖[阿都]刺 【 [二九]阿都,據《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四補。】 ,祖□□□,父阿里,母盛氏。具慶下,娶未。
己巳江浙[第]十三名。鄉試□□[第]五名。會試[第]四十六名。
授嘉興路嘉興縣丞。
五、囊加歹
貫濟南路濟陽縣,察罕達[達]氏 【 [三○]察罕達達,意為白韃靼,指汪古族。今據譯音補一達字。】 。
字逢原,行三十,年廿六,[□月]初十日。
曾祖哲里洼歹,祖丑廝,父教化。母□□氏、元氏。慈侍下。娶宋氏。
鄉試山東第一名,會試[第]十三名。
授河間路陵州判官。
六、明安達耳
貫左翊蒙古侍衛軍戶,居曹州,唐兀氏。
字士元,行一,年三十,八月十九日。
曾祖軍兒,祖傅思郎,父囊加臺,母秦氏。重慶下。娶護都倫氏。
鄉試東平第八名,會試第三十名。
授(常)[歸]德宿州 【 [三一]按元代宿州屬歸德府,不屬常德路;常德路下無宿州,見《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卷六三《地理志六》,今據以改常為歸。】 判官。
七、安[篤剌] 【 [三二]篤剌二字原脫。《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六○增一篤字,《蒙兀兒史記》卷一九四《色目氏族表》增篤剌二字,今從補。吳師道《吳禮部集》卷一四《送芊希曾之江西序》提到的「江西僉憲按篤剌公」當即此安篤剌。】
[貫益]都路滕州鄒縣 【 [三三]按元代滕州屬益都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益字據補。】 ,唐兀氏。
[字]□□,行八 年二十六,二月初二日
曾祖□□,祖□□兒[赤] 【 [三四]赤,據《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六○補。】 。祖母樊氏、劉氏。父公安,母□□□氏。重慶下。娶未。
鄉試山東第一名,會試第二十名。
授衛輝路輝州官。
八、□□□
[貫]□□,□□[人氏]。
[字]□□,[行]□,[年]□□,□[月]□[日]。
[曾祖]□□,[祖]□□,父明安,[母]□□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第]二名,會試第九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 [三五]太常禮儀院五字原脫。按元代唯太常禮儀院有太祝,見《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今據補。】 。
九、阿都剌
貫中興路錄事司,昔馬里回回人氏。
字子俞,行一,年廿六,十二月初三日寅時。
曾祖答不丁,嘉議[大夫]。祖阿里,奉訓[大夫]。祖母,貞節[夫人]。父洒不丁,務大使。母阿魯溫氏。具慶下。娶□[氏]。
鄉試河南第三名,會試第十名。
授湖廣省照磨。
十、託本
貫大名路濮陽縣軍籍,哈利魯人氏。
字公翼,行五,年卅一,正月十八日申時。
曾祖忽都魯,管軍百戶。祖唆郎呵歹,百戶。
父那海,忠顯[校尉]。母鐵直氏、欽察氏。慈侍下。娶王氏。
鄉試燕南第二名,會試第四十名。
授將作院照磨。
十一、也先[溥化] 【 [三六]溥化,依《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一六、《蒙兀兒史記》卷一五三《蒙兀氏族表下》補。】
[貫]平陽路(大)[太]平縣 【 [三七]元無大平縣而有太平縣隸於平陽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改。】 軍戶,弘吉刺氏。
字西英,行一,年廿八,正月初七日。
[曾]祖□□鐵木兒,□□使。祖德正,州同知。父□□,母□□,娶未。
[鄉試河東第□□名,會試第□□名]。
[授]□□□□。
十二、[剌馬丹] 【 [三八]剌馬丹,據《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八四補。】
[貫濟寧路],回回人氏,居紹興路新昌縣。
字德[方] 【 [三九]方,據《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八四補。】 ,行一,年卅二,三月初三[日]。
曾祖伯八剌黑,祖馬合謀,亦思八撒剌兒監榷官。父哈里丁,新昌主簿。母阿魯溫氏。具慶下。娶穆速魯[蠻]氏 【 [四○]波斯文Musalman,元代文獻譯作穆速魯蠻,或作沒速魯蠻、謀速魯蠻、木速兒蠻、木速蠻、鋪速蠻等,今據補蠻字。】 。
己巳江浙第九名,鄉試江浙第十二名,會試第十八名。
授溫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三、脫穎
貫南康路,[穆]速魯蠻氏 【 [四一]穆,據同上補。】 。
字用賓,行二,年廿六,十月初七日巳時。
曾祖速哥,路達魯花赤。祖囊加歹,治中。父教化的,母胡氏。慈侍下。娶杜氏。
鄉試江西第二名,會試第廿四名。
授撫州路臨川縣丞。
十四、買閭
貫濮州,蒙古軍戶,斡羅臺氏。
字世傑,行□,年廿六,二月初五日子時。
曾祖八郎,千戶。祖丑妮子,千戶。父唐兀(白)[歹] 【 [四二]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一二改。】 ,□□。母宋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大都第三名,會試第十七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十五、察伋
貫般陽路萊州掖縣,塔塔兒人氏。
字士安,行一,年廿九,三月初三日未時。
曾祖合納臣,武略將軍。祖月祿普化。父帖木兒。母博羅氏。慈侍下。娶弘吉剌氏。
鄉試大都第十名,會試三十三名。
[授國]史院編修官。
十六、[塔不歹] 【 [四三]塔不歹,據《元史》卷一九四《喜同傳》補。史文作塔不臺,本文原缺第三字殘筆似歹字曳脚,元人書人名,臺與歹多通用,故此處補用歹字。】
貫東昌路聊城縣,唐兀[人氏]。
字彥輝,行三,年廿六,十一月廿七[日]。
[曾祖]□□,祖朱沙,□武校尉。父認管你,忠翊[校尉]。[母]唐兀氏,宜人。具慶下。娶王氏。
[鄉試東平]第八名 【 [四四]鄉試地名原缺。按塔不歹貫東昌路,依科舉程式條目,所就當為東平鄉試。今據補。】 ,會試第十四名。
[授]□□□□□。
十七、百嘉納
貫河南府洛陽縣,蒙古人氏。
字若思,行二,年廿八,七月十三日。
曾祖□□,祖□□,父哈刺,母唐兀氏。具慶下。娶欽察氏,繼哈[刺]魯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四十五名。
授襄陽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八、道同
貫別十八里,畏吾人氏,見居池州路錄事司。
字文卿,行一,年二十九,二月二十八日午時。
曾祖八扎赤,宣授管領畏吾兒官。祖小哥,正議大夫。父肅安,江東書吏。母畏吾氏,具慶下。娶未。
己巳江浙第五名 【 [四五]此句原置於下文「授江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一句後,與本錄體例不合,今改正。】 ,鄉試江浙第十一名,會試第二十八名。
授江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九、[徹]臺 【 [四六]徹,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七○補。】
貫[廣]平路曲[周]縣軍籍 【 [四七]廣、周二字原缺。元季以曲為首字之縣而又屬以平為第二字之路者,唯有廣平路曲屬縣,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 ,乃蠻氏。字文德,行二,年廿六,三月初十日寅時。
曾祖□□。祖忽都帖[智]兒 【 [四八]智,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七○補。】 ,敦武校尉。父那海,忠顯[校尉]。母唐兀氏。嚴侍下。娶元氏,繼朴氏。
[鄉試燕南第]□[名] 【 [四九]鄉試地原缺。按元制貫廣平者試於真定,又稱燕南鄉試,參見注[一二]。今據補。】 ,[會]試第□名。
[授]□□□□□。
二十、鐸護倫
貫臨江路錄事司寓居,畏吾[兒人氏]。
字振遠,行五,年三十二,九月廿六[日]。
曾祖朵忽里牙老瓦赤,參[知]政事。祖曲列,(案)[按]察使 【 [五○]顯誤逕改。】 。父燕只哥,宣使。母阿魯溫氏,具慶下。娶南氏。
丙寅江西第六名,己巳第□名,壬申第三名,會試第三十八名。
授袁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二十一、博顏達
貫蒙古札刺[亦]兒人氏,大名路附籍,見居江州路錄事司。
字孝友,行二,年二十六,正月二十九日辰時。
曾祖曲帖兒,大名路達魯花赤。祖異里不哥兒。父也先,務使。母王氏。娶未。具慶下。
鄉試江西第二名,會試第二十五名。
授徽州路婺源州判官。
二十二、博顏歹
貫濟寧路金鄉縣軍戶,札(刻)[刺亦]兒人氏 【 [五一]札剌亦兒,元代著名的蒙古氏族之一,係Jalayir音譯。原作札刻兒顯誤,今改正。】 。
字士貞,行六,年卅七,八月二十五日。
曾祖□□,祖燕只哥,父羅羅,母賈氏。具慶下。娶張氏。
鄉試東平第三名,會試第四十七名。
授益都路莒州判官。
二十三、護都不花
貫河南府,居衡州路錄事司,軍戶,□□[人氏]。
字茂實,行一,年廿六,四月十二日。
曾祖拔都魯,祖禿滿達兒,父答不歹。母唐氏,繼吳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湖廣第□名,會試第四十一名。
授通政院照磨。
二十四、栢延烏臺
貫河南府路登封縣軍籍。□□[人氏]。
字仲紀,行二,年四十三,十一月[初]十日。
曾祖□□,祖妥和郎 【 [五二]妥和郎,《元史氏族表》作安和郎。】 ,父丑思。母史氏、陳氏。永感下。娶鄭氏。
鄉試河南第一名,會試第廿九名。
授高郵路寳應縣丞。
二十五、月魯不花
貫南陽府郟縣,居紹興路,遜都臺氏。
字彥明,行三,年廿六,八月十九日酉時。
曾祖察剌月里,贈亞中[大夫] 【 [五三]亞中大夫係元文散官之一,見《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今據補原脫大夫二字。】 。祖忽納,[肅政]廉[訪]使,贈通議[大夫],封陳留侯,諡景桓 【 [五四]據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卷三五《遜都臺公墓誌銘》,忽納官至江東道肅政廉訪使。通議大夫係元文散官之一。今據以補肅政、訪、大夫諸字。】 。父脫(木帖)[帖木]兒 【 [五五]脫帖木兒為蒙古文Tugh Temur的音譯,意為纛铁。脫木帖兒無意義。上引《遜都臺公墓誌銘》作脫帖穆耳,今據以乙正。】 ,明威[將軍] 【 [五六]將軍,據上引《遜都臺公墓誌銘》補。】 。母朱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一名,會試第十五名。
授臺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二十六、脫穎
貫晉寧路高平縣,軍戶,札刺[亦]兒氏。
字尚賓,行二,年廿六,十二月初三日寅時。
曾祖黃吉忽達,祖丑臉,父軍僧,母姬氏。具慶下。娶宋氏。
鄉試河東第八名,會試第三十七名。
授大都路通州判官。
二十七、野仙脫因
貫河中府河東縣,軍戶,蒙古氏。
字友賢,行二,年卅一,三月十九日卯時。
曾祖南京 【 [五七]南京,《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三七作南□爾。】 ,進義[校尉]。祖火六臺,昭信[校尉]。父哈刺不花,武略[將軍] 【 [五八]武略將軍係元武散官之一,見《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今據補原脫將軍二字。】 。母□□王氏,縣君。具慶下。娶唐兀寇氏。
己巳大都第五名,壬申第十三名,會試第□[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 [五九]太常二字原脫。按元代唯太常禮儀院有太祝,見《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今據補。】 。
二十八、廉□□
[貫]□□□□,[畏] 【 [六○]畏,據《元史》卷一二五《布魯海牙傳》補。】 吾兒氏。
[字]□□,[行]□,年□□,五月十四[日]。
[曾祖布魯海牙,順德等路宣尉使],賜儀同三司魏國公謚孝[懿] 【 [六一]曾祖布魯海牙順德等路宣慰使、懿諸字,據同上補。】 。祖□□□□,□陽郡侯,謚真惠。父廉甫,將□□。[母]□[氏]。□□下。娶□[氏]。
鄉試上都第一[名],[會試第]三十四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二十九、□□達
貫建德路錄事司,燕只吉臺氏。
字兼善,行一,年廿六,四月廿日。
曾祖文柳干,昭勇[大將軍]。祖脫歹,武德[將軍]。父伯都,從仕[郎]。母許實歹氏,重慈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三名,會試第十九名。
授國史院編修官。
三十、燕質傑
貫陵州,怯列歹氏。
字道亨,行二,年卅二,十月初一日亥時。
曾祖也列虔,昔寶赤。祖妥(拒)[桓] 【 [六二]從《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二五改。】 ,本愛馬裏鉢可孫。父執(札)[禮]化臺 【 [六三]從《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二五改。】 。母雍古臺氏、李氏。具慶下。娶張氏。
鄉試大都第七名,會試第卅九名。
授益都路密州判官。
三十一、壽同
貫汴梁路開封縣,達魯乃蠻氏。
字仲舉,行三,年廿八,□月□日。
曾祖湯閭 【 [六四]湯字偏旁原缺,今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六九改。】 ,祖懵哦歹,父蒙呵不花,母李氏。[具]慶下。娶劉[氏]。
[鄉]試上都第四[名],會試第□[名]。
[授安豐]路濠州判官 【 [六五]路名原缺。按元代濠州屬安豐路,見《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據補安豐二字。】 。
三十二、明□□
[貫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軍[戶] 【 [六六]元代軍事機構中稱都督府者唯有「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今據補。】 ,□□氏。
[字]□□,行一,年卅二,十月□[日]。
[曾祖]□,祖賴朮,父寒驢,母唐兀[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第三名,會試卅一名。
[授]揚州路□□縣丞。
蒙古二十五名
色目二十五名
○漢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賜進士及第 【 第一名授承務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李齊
貫保定路祁州蒲陰縣,匠戶。──《春秋》。
字[公]平 【 [六七]公,據《元史》卷一九四《李齊傳》補。】 ,行一,年卅三,十二月廿八日。
曾祖□□;祖□讓,宣慰[司]經歷。父揖,溫州路夏稅庫官。母安氏,□□下。弟魯、周、晉、元。娶未。
鄉試燕南第六名,會試第十一名。
授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二、李祁
貫[嶺北湖南道] 【 [六八]原缺道名。按元代茶陵州屬嶺北湖南道,見《元史》卷六○《地理志三》。今據補嶺北湖南四字。】 (榮)[茶]陵州 【 [六九]茶,原形訛作榮,今改正。】 ,民籍。□□。
字[一初] 【 [七○]字原缺。按余闕《青陽文集》卷首李祁序末註有「一初,又號希蓮」,今據補一初二字。】 ,行一,年三十五,十月初十日。
曾祖伯俞,祖起萊,父元,母胡氏。重慶下,弟關、法、積。娶毛氏。
鄉試湖廣第五名,會試第十四名。
授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三、羅謙
貫南陽府鄧州穰縣附籍屯戶。──《書[經]》。
字林亨,行三,年二十六,十一月十七日。
曾祖友勝,祖思賢,父天賢,南臺察院書吏。母張氏。慈侍下。弟巽。娶和氏。
鄉試河南第二名,會試第十七名。
授歸德路同知毫州事。
○漢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賜進士出身 【 授承事郎】
一、聶炳
貫先世居龍興路,今籍武昌路江夏縣,民戶──《詩[經]》。
字韞夫,行二,年卅二,正月廿五日申時。
曾祖□□,祖清,父道全,母楊氏。永感下。娶鄒氏。
[鄉試湖廣]第十二名,會試第四[名]。
[授岳州路同知平江州事] 【 [七一]初授官銜原缺。按陳旅《安雅堂集》卷二有《送聶韞夫同知平江州》詩,元平江州隸岳州路,見《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今據補。】 。
二、李之英
貫益都路滕州鄒縣,民戶,蒲察氏。──《□□》。
字允達,行二,年三十四,十月十一日。
曾祖□,祖□;父儼,儒學教諭。母王氏,繼侯氏。嚴侍下。娶劉氏,再寧氏。
鄉試己巳科遼陽第二名,會試第二十五名。
授大寧路同知州錦州事。
三、宋夢鼎
貫建德路淳安縣,民戶。──《春秋》。
字翔仲,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
曾祖元弼,宋思勉進士。祖應樗,父德懋,字勉之。母任氏。具慶下。娶邵氏,繼洪氏
鄉試江浙第二名,會試第十二名。
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
四、王明嗣
貫真定路贊皇縣,居南陽府舞陽縣。──《書[經]》。
字伯昌,行二,年卅,二月十五日子時。
曾祖成,祖義,父彥實,母胡氏。具慶下。兄庭玉,弟十二人,娶劉氏。
鄉試燕南第一名,會試第卅七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五、王充耘
貫吉安路吉水州,民戶。──《書[經]》。
字與耕,行三,年卅,十一月初六日。
曾祖季模,祖鼎,宋國學生,父孟韓,母曾氏。慈侍下。
兄□,□校□,從兄相,辛酉進士,娶曾氏。
鄉試江西第□[名],會試第四名。
[授吉安路同知永新]州事 【 [七二]初授官銜原缺。按王充耘初授同知永新州事見於《大明一統志》卷五六,元永新州隸吉安路,見《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據補。】 。
六、杜彥禮
貫陝西興元路錄事司,奧魯軍戶──。□□。
字仁□,行二,年卅一,八月初五日。
曾祖海,馬軍□□,祖和,務副使,父伯恭,前蜀郡幕官。母楊氏。重慶下。娶蒲氏。
前興[元]路(祥)[洋]州 【 [七三]按元代無祥州,興元路有洋州,見《元史》卷六○《地理志三》。今據以補元字,並改祥作洋。】 儒學正。鄉試陝西第三名,會試第卅三名。
授奉元路同知路州事。
七、李炳
貫龍興路新建縣,民戶。──《易[經]》。
字炳文,行二,年廿九,九月廿八日丑時。
曾祖允恭,宋漕貢進士。祖景仁。父仕龍。母鄧氏,繼熊氏,重慶下。娶鄧氏,再娶未。己巳鄉試第廿一[名],鄉試江西第廿名,會試第二名。
授常德路同知龍陽州事。
八、李穀
貫高麗國楊廣道韓州。──《易[經]》。
字中父,行四,年卅六,七月十八日。
曾祖將真,本州戶長,祖世昌,本州戶長,父自成,國司巡衛別將同正,母李氏。慈侍下。娶金氏。
庚申本國登科,丙寅征東第三名,壬申第一名,會試第五十名,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九、莊文昭
貫彰德路安陽縣,軍戶。──《春秋》。
字子麟,行一,年廿七,七月廿一日戌時。
曾祖榮,祖□忠,林縣主簿。父思誠。母徐氏,羅[氏],楊氏。重慶下。娶李氏。
鄉試燕南第五名,[會試]第十三名。
[授晉寧路]同知[潞州事] 【 [七四]初授官銜原缺。依許有壬《至正集》卷五八《安陽郡伯莊公墓誌銘》,莊文昭「同知潞州事」,元代潞州屬晉寧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 。
十、朱[文霆]
[貫興化路]錄事司 【 [七五]原缺路名。按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三四《朱公墓誌銘》稱文霆莆田人,元代莆田為興化路治,亦即錄事司所在地,見《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據補。】 ,儒戶。──《[書經]》 【 [七六]上引宋濂《朱公墓誌銘》稱文霆於至治癸亥以尚書舉進士,以後應試其主科當相同。今據本錄體例補書經二字。】 。
[字原道],行四,年卅九,正月卅日丑[時]。
曾[祖德誠,宋潭州駐泊;祖治]安,[河南等處醫學提舉];父世英,母林氏,慈[侍下],[娶池]氏 【 [七七]以上均據宋濂《朱公墓誌銘》補。】 。
癸亥鄉試第七名,[壬申] 【 [七八]壬申,據上引《朱公墓誌銘》補。】 [第]七名,會試第八名。
[授]溫州[路]同知瑞安州事。
十一、張頤
貫恩州附籍太常禮儀院禮樂戶。──《詩[經]》。
字以養,行三,年卅一,八月初八日。
曾祖天翼,從仕郎、按察司經歷,祖衍,承務郎、吏部主事。父友諒,中順大夫、知府。母韓氏、曾氏、王氏。慈侍下。娶司氏、崔氏。
己巳東平第四名,壬申第二名,會試第廿一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十二、張兌
貫先四川普州安(居)[岳] 【 [七九]據余閔《青陽先生文集》卷七《張同知墓表》改。】 縣,今係灃州路慈利州。──《書[經]》。
字文說,行二,年卅,七月十二日。
曾祖圓,祖可大,父杏孫。母陳氏。具慶下。伯梅孫。叔柑孫。外祖陳景陽。弟臨、觀、復。娶杜氏,繼丁氏。
鄉試湖廣第十五名,會試第二十名。
授湖南道同知茶陵州事。
十三、韓璵
貫大都路南警巡院西開陽坊,儒戶。──《易[經]》。
字廷[玉] 【 [八○]按《秘書監志》卷九稱韓璵字廷玉,今據以補玉字。】 ,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一日子時。
曾祖潤,秘□□丞,祖繼先。父滋,宣慰司奏差。母□氏,娶□[氏]。
江東憲司書吏。丙寅大都鄉試第十名,鄉試□□第三名,會試第九名。
授[秘]書(益)[監]典簿 【 [八一]按《秘書監志》卷九典簿條列有韓璵,今據以補秘字,並改益為監。】。
十四、李[毅] 【 [八二]毅,據本錄原卷下策文補。】
貫吉安路[廬]陵縣 【 [八三]按元代吉安路所轄縣中唯廬陵縣有陵字,見《元史》卷六二《地理志五》,今據補廬字。】 延福鄉,儒戶。──《書[經]》。
字弘略,[行]一,年卅,十月初七日□時。
曾祖文昌,宋□□□生。祖省忠,萬安縣儒學教諭。父以明,播州[儒]學正。母郭氏。重慶下。娶趙氏。
鄉試江西第十三名,會試第四十九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十五、宇文公諒
先世居成都路雙流縣,今籍湖州路歸安縣,儒戶。──《易[經]》。字子貞,行二,年四十二,十月初七日酉時。
曾祖峒,宋朝請大夫、大理寺丞、提刑兼安撫,知嘉定府。祖大鈞,宋通直郎、知□州。
父挺祖,宋迪功郎、平陽縣尉。母劉氏。茲侍下。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廿二名,會試第十六名。
授同知婺源州事。
○漢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賜同進士出身 【 授將仕郎】
一、張宗元
貫衢州路開化縣。──《詩[經]》。
字仲[亨] 【 [八四]按吳師道《吳禮部集》卷一五《送張州判序》稱宗元為三衢張仲亨,唐元《筠軒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張仲亨序》詩,因知宗元字仲亨,今據補亨字。仲字原脫偏旁。】 ,行十一,年四十二,四月初八日。
曾祖□之,宋□□郎。祖由孫,宋進士。父孟傳,母江氏、徐氏。永感下。娶余氏。
鄉試江浙第二十六名,會試第十名。
授臺州路黃巖州判官。
二、任登
貫濟南路錄事司。──《書[經]》。
字子升,行□,年□[十]六,七月初五日□時。
曾祖靜,元帥□□;[祖]顯,崇仁縣丞。父士恭。母房氏。□□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五[名] 【 [八五]鄉試地名原缺。按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式條目》,濟南人參加山東濟南路鄉試,而依本錄行文體例,山東濟南路當簡稱山東。今據補山東二字。】 ,會試第卅九名。
授淮安路□□縣丞。
三、雷杭
貫建寧路建安縣,儒戶。──《易[經]》。
字彥舟,行七,年卅二,十二月初一日辰時。
曾祖時,宋國學上舍,祖桂子,宋鄉貢進士。父逢年,母李氏。嚴侍下。從兄機,進士。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一名,會試第四十八名。
授漳州路錄事。
四、張周幹
貫真定路錄事司,見寓揚州路。──《詩[經]》。
字國楨,行一,年廿八,八月初三日□時。
曾祖振,[人]匠提舉。祖天祐,廬州知事。父讓,崇明州吏目。母王氏、殷氏。具慶下。娶馬氏。
鄉試燕南第九名,會試第十五名。
授保定路安州判官。
五、陳植
貫吉安路永豐縣,民戶。──《春秋》。
字中吉,行十二,年四十一,二月十一日卯時。
曾祖克仁,[祖]□□,父俊叟,母毛氏。具慶下。娶袁氏,繼李氏。
己巳鄉試第廿一名,鄉試江西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南康路錄事。
六、李幹
貫汴梁路(■〈目代〉)[睢]州襄[邑]縣 【 [八六]按元代汴梁路下無■〈目代〉州而有雎州,且下轄有襄邑縣,見《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據以正補。】 ,民戶,居大都──《詩[經]》。
字維楨,[行]□,年卅一,四月二十四日□時。
曾祖堅,祖□將,□□[總]管府知事;父世傑,白石湖大使。母陳氏、王氏。嚴侍下。娶未。
鄉試大都第七名,會試第四十五名。
授河南府錄事。
七、徐祖德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詩[經]》。
字景熙,行六,年廿六,五月十二日寅時。
曾祖洪,宋迪功郎。祖夢奇,大中大夫宣慰副使。父泉孫,延平教授。母方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四名,會試第廿二名。
授江浙行省管勾。
八、張崇智
貫鄧州,遷襄陽路均州鄖縣,見居武昌。──《易經》。
字惠貞,行四,年卅七,正月初六日□時。
曾祖□,祖載德,贈奉訓大夫、追封穰縣男。父永□,奉訓大夫、漢陽同知。母程氏,繼虞氏,封(欀)[穰]縣君 【 [八七]據上文改。】 。具慶下,娶徐氏。
國子伴讀。鄉試大都第六名,會試第四十三名。
授淮安路鹽城縣丞。
九、趙毅
貫陝西奉元路錄事同,軍戶。──《書經》。
字近仁,行三,年卅一,九月初五日午時。
曾祖伯傑,金□□□。祖仲容,葭州知州,父鑑,興平稅使。母李氏。□□下。娶李氏,繼李氏。
鄉試陝西第一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陝西行省管勾。
十、[余觀] 【 [八八]姓名原脫。按《元詩選》癸集有余觀詩,其小傳云:「余院判觀,觀字□□,岳之平江人,登元統元年癸酉進士第」。今據補余觀二字。】
貫岳州路平江州,儒戶。──《書經》。
字[嘉]賓 【 [八九]嘉字原脫。按《傅與礪詩文集》卷七有《余觀嘉賓及第歸岳陽却赴常寧州判官》詩,陳旅《安雅堂集》卷二亦有《送余嘉賓赴常寧州判官》詩,今據補。】 [行]□,年廿六,正月十六日□時。
曾祖師孟,□□□,祖端昂,父元昇。母鄧氏,□□。具慶下。娶胡氏。
鄉試[湖廣第]□□名,會試第卅四名。
授常寧州判官。
十一、張楨
貫汴梁路錄事司附籍侍衛軍戶。──《春秋》。
字約中,行八,年廿九,二月十一日□時。
曾祖國維,將仕郎。祖鼎,將仕郎。父道淵,將仕郎、汴梁路經歷。母史氏。慈侍下。娶未。
鄉試河南第三名,會試第五名。
授彰德路錄事。
十二、鞠志元
先世居吉安路吉水州,今籍岳州路巴陵縣。──《詩經》。
字希仁,行四,年四十,二月初八日。
曾祖三復,宋進士。祖子端,宋進士。父頤孫。母鐘氏,繼黃氏。慈侍下。娶彭氏
鄉試湖廣第十六名,會試第三十二名。
授寶慶路邵陽縣丞。
十三、成遵
貫南陽府鄧州穰縣,軍戶。──《春秋》。
[字誼叔] 【 [九○]誼叔,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 ,行三,年卅,十一月二十日寅時。
[曾祖]□□,[祖]□□,[父]輔仁,母周氏。慈侍下。娶雷氏。
鄉試[大都第□名] 【 [九一]成遵鄉試地,宋褧《燕石集》卷四《送翰林編修成誼叔》詩稱係由國子生鄉舉於大都,今據補。】 ,[會試]第廿□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 [九二]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 。
十四、陳毓
貫□□路□□□。──《春秋》。
字元□,[行]□,[年]□[十]六,正月初八日酉時。
曾祖□□,□□□,祖幼黃,宋待補太學生。父以德,[母]□[氏]。重慶下。娶易氏
鄉試湖[廣]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瑞州路新昌州判官。
十五、周璿
貫真定路錄事司,民戶。──《書[經]》。
字子衡,行一,年廿九,四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斌,祖壁,贈承事郎。父思義,[廉]訪司知事。母蒲察氏。具慶下。娶申氏。
鄉試真定第五名,會試第七名。
授太常禮儀院郊祀署太祝。
十六、江文彬
貫建寧路錄事司,儒戶。──《書[經]》。
字質甫,行一,年卅六,十月初六日申時。
曾祖斯立,祖翼子,父元父,母趙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浙第十八名,會試第卅名。
授泉州路錄事。
十七、程益
貫濟南路錄事司,軍戶。──《春秋》。
字光道,行一,年卅一,四月廿一日寅時。
曾祖[萬,江南郡獄掾] 【 [九三]據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一八《程府君墓誌銘》補。】 。祖璧,□□郎。父恭,承務郎,南陵縣尹。母劉氏,繼張氏。[具]慶下。娶張氏。
己巳山東第四[名],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卅一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十八、鄧梓
貫[龍興路奉新縣] 【 [九四]據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葉一八上補。】 。──《詩[經]》。
字[文]若,[行]□,[年]□□□,四月廿八日午時。
[曾祖]□□,[祖]□□,[父]□□,母王氏。具慶下。娶易氏。
鄉試[江西] 【 [九五]鄧梓為江西龍興路奉新縣人,當就鄉試於江西,今據補。】 第三名,會試第廿八名。
授南豐州判官。
十九、郭文煥
貫成都路錄事司,儒戶。──《春秋》。
字質方,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曾祖誠,祖復,父善宗,母何氏。嚴侍下。娶白氏。
鄉試四川第三名,會試第四十七名。
授重慶路錄事。
二十、劉基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春秋》。
字伯溫,行七,年廿六,六月十五日。
曾祖濠[宋翰林掌書] 【 [九六]據張時徹《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見於劉基《誠意伯文集》卷首,四部叢刊本)補。】 。祖槐,宋太學生。父■〈火侖〉,儒學教諭。母[富]氏 【 [九七]據上引《劉公神道碑銘》補。】 。具慶下,娶富氏。
鄉試江浙第十四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瑞州路高安縣丞。
二十一、劉文□
貫大都路警巡院附籍儒戶,先里濟南。──《詩經》。
[字]□□,行一,年卅五,二月廿九日,亥時。
曾祖□□,□□□,祖德昭,刑部同知令使。父王 【 [九八]此字原僅殘存偏旁。】 ,儒學教諭。母張氏。[具]慶下,娶殷氏。
己巳鄉[試]第五名,[鄉試大都]第□[名],[會試]第廿七名。
授[上]都路[奉]聖州判官 【 [九九]元代大都、上都二路轄下州名以聖為第二字者,唯有奉聖州,隸上都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 。
二十二、徐邦憲
[貫龍興路富州] 【 [一○○]據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葉一八上補。】 ──《書[經]》。
字□□,[行]□,年卅二,十二月初四日。
曾祖正道,[祖]□□,[父]□□,母鄒氏,具慶下。娶(催)[崔]氏 【 [一○一]原文顯誤,今改正。】 。
儒學教諭。鄉試[江西第]□□名 【 [一○二]徐邦憲為江西龍興路富州人,當就鄉試於江西,今據補。】 ,會試第四十二名。
授袁州路分宜縣縣丞。
二十三、許寅
貫晉寧路臨汾縣,軍籍。──《詩[經]》。
字可賓,行三,年卅,十一月初二日□時。
曾祖濟民,祖固,父肯終,母張氏。具慶下。娶程氏,繼高氏、韓氏。
鄉試大都第十名,會試第三十五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二十四、朱彬
貫建昌路新城縣附籍儒戶。──《詩[經]》。
字仲文,行二,年廿六,正月十五日□時。
曾祖應元,祖何,父禮。母翁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西第十九名,會試第廿四名。
授翰林國史院典籍官。
二十五、于及
貫益都路錄事司,軍戶。──《易[經]》。
字□□,行一,年廿七,九月廿日子時。
曾祖守中,祖□,浦江縣尹。父欽止,岳州教授。[母]鄭氏、喬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名。
授□陽□□□。
二十六、艾[雲]中。
貫龍興路錄事司。──《易經》。
字翼□,行三,年廿六,二月初二日辰時。
曾[祖]□□,祖梓,父德新,母徐氏。具慶[下],娶陳氏。
鄉試江[西第]九名,會試第卅六名。
授贛州路錄事。
二十七、鄧世綸
貫高唐州武城縣,軍戶。──《詩經》。
字君理,行卅六,年廿七,八月十九日酉時。
曾祖彬,祖慤,父煥,母杜氏。具慶下。娶高氏。
鄉試東平第五名,會試第四十一名。
授東昌府錄事。
二十八、熊爟
貫龍興路富州,□[戶]──《詩經》。
字成舉,行七,年卅一,二月十七日子時。
曾袓莊孫,宋迪功郎。祖涯,父樾。母雷氏、徐氏、(母)鄧氏 【 [一○三]依本錄行文體例,母字顯衍當刪。】 。慈侍下。娶黃氏,繼黃氏。
鄉試江西第廿二名,會試第四十四名。
授贛州路會昌州判官。
二十九、李哲
貫[保定]路博野縣 【 [一○四]按元代博野縣隸保定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保定二字。】 ,軍戶。──《春秋》。
字[公毅] 【 [一○五]字原脫。按賴良編《大雅集》卷三葉二下記:「李哲字公毅。」今據補公毅二字。】 ,行一,年卅一,十一月十五日戌時。
[曾]祖□□,[祖]□□,父居禛,母趙氏。慈[侍下]。娶朱氏。
鄉試[燕南第]□[名] 【 [一○六]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式條目》,保定路人就真定路鄉試,而本錄均稱鄉試燕南,今據補。】 ,[會試第]□一名。
授□□□□□。
三十、許廣大
貫臺州路天臺縣,民戶。──《書經》。
字具瞻,行一,年廿一,正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漁著,宋進士。祖文的,父嗣。母張氏。重慈下。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廿名,會試第十八名。
授慶元路昌國州判官。
三十一、張本
貫延平路將樂縣,儒戶。──《禮記》。
字在中,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二日子時。
曾祖興,祖日宣,父德昭,母廖氏,繼廖氏,具慶下。娶蕭氏。
鄉試江浙第十一名,會試第卅八名。
授贛州路寧都州判官。
三十二、張文淵
貫汴梁路尉氏縣,寓居武昌[路]錄事司。──《易經》。
字希顏,行一,年廿九,二月十六日卯時。
曾祖德,祖凱,父壽之,母周氏,具慶下,娶袁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十九名。
授襄陽路均州判官。
漢人二十五名
南人二十五名
○附錄
元統元年進士錄跋
錢大昕
此元統元年進士錄,錄前當有讀卷、監試、執事諸臣銜,今惟存監膳、供給、□造、公服數人,餘皆失之。是年歲在癸酉,以十月改元,故列傳或書至順四年,其實一也。元自延祐設科,賜進士五十有六人,嗣後遞有增廣,無及百人之額者。是科增至百人,史家以為科舉取士,莫盛於斯者也。廷試進士,例以三月七日,是年順帝以六月即位,故廷試移在九月三日,此亦當書於《選舉志》者,可以補史文之闕。是榜蒙古、色目五十人,漢人、南人五十人。有兩丑閭、兩脫穎,敏安達肅與明安達耳音亦相同,當時不以同名為嫌也。李齊貫保定路祁州蒲陰縣,匠戶,而史云廣平人;丑閭貫昔寶赤身役,唐兀氏,而史云蒙古氏,皆當以錄為正。右榜第三甲第十六名字彥輝,而名已殘缺,唯末筆似歹字曳脚,以《元史·忠義傳》證之,當是塔不台,台與歹,元人多通用也。此百人之中,《元史》有傳及附見者凡十人。余闕、月魯不花、李齊、聶炳、塔不台、明安達耳、丑閭,皆以忠義顯名;而成遵之政績,張禎之讜直,宇文公諒之文學,亦卓卓可稱,斯足徵科舉得人之效矣。宋世登科錄傳於今者,唯王佐、文天祥兩榜。元之登科錄,前輩未有及見者。頃黃君蕘圃於書肆中偶得之,詫為希有,屬予審定,爰記所攷證於卷末。時己卯重五日夏至,竹汀居士錢大昕書。
○宋元科舉三錄序
徐乃昌
(前略)元統元年進士錄,元刻本,為黃氏士禮居藏書,前人皆未之見。錄中題名百人,元史有傳及附見者凡十人。後附試策中多斷爛,而余忠宣一篇闕文尚少,殆有神物護持者歟?爰彙紹興、寶祐、元統三錄,鏤版印行,以與世之人共讀焉。癸亥正月南陵徐乃昌記。
元統元年進士錄 元代史料叢刊 [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